血液透析后总失眠是什么原因?又如何解决?
2024-08-02
透析病人失眠,可能是由于肾功能损伤造成的身体不适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神经兴奋,缺氧等原因引起的。透析主要针对的是尿毒症患者,在这个阶段,由于体内代谢废物蓄积,会引起一系列的不适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胸闷、皮肤瘙痒等,这些身体不适症状会影响到睡眠。除此之外,一些严重的病人,可能会因为酸中毒、缺氧等问题导致神经兴奋,引起失眠。还有一部分患者,则是因为身体植物神经调节紊乱或者是睡眠环境比较差等其它原因造成的,需要根据具体的病因进行调理和治疗。睡眠障碍是一种身体功能障碍,表现为睡眠、觉醒过程中的各种功能紊乱。根据国际睡眠疾病分类第三版(ICSD-3),睡眠障碍的种类包括失眠、睡眠相关呼吸障碍、中枢性嗜睡障碍、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异态睡眠、睡眠相关运动障碍等。其中,失眠障碍和睡眠相关呼吸障碍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最为常见。
失眠障碍表现为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研究表明,睡眠障碍在透析人群中的发病率相当高,范围通常在 50% 至 80% 之间。其中,失眠最为常见,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发病率则在 50% 至 70% 不等。此外,超过 60% 的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腿综合征(RLS)。具体症状:包括入睡困难(入睡潜伏期超过30分钟)、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
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发病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神经衰弱和焦虑症:神经衰弱和焦虑症常常伴随睡眠障碍出现,患者可能出现浑身乏力、失眠、多梦等症状。透析失衡:对于刚开始透析的肾友,使用低效透析器可能导致毒素水平快速下降,引起血浆渗透压的变化,出现脑水肿,从而影响睡眠。并发症的影响:血液透析患者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治疗药物或症状本身可能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饮食和生活习惯:饮食不规律、过度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缺乏运动等也可能导致睡眠障碍。
药物治疗:如果患者失眠症状严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艾司唑仑片、阿普唑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的镇静作用,可以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缓解患者失眠的症状。另外,患者还可以遵医嘱使用酒石酸唑吡坦片、佐匹克隆片等药物,起到镇静安眠的作用,改善失眠症状;行为干预:在睡觉前应避免喝浓茶、咖啡等饮品,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并且在睡前应避免进行剧烈运动,以免影响睡眠。另外,在睡前应避免看刺激性书籍或电影,以免导致兴奋性增加,进而加重失眠症;
调整治疗方案:若患者是由于肾性贫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等疾病,导致脑部产生的刺激信号无法及时代谢而引起的失眠症,则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如肾性贫血的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琥珀酸亚铁片等药物进行治疗。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待原发疾病得到改善后,失眠症的症状也会逐渐缓解。
针对血液透析患者睡眠障碍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保持规律的睡眠时间、避免午睡、避免饮食和饮水过多等,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及并发症,控制病情进展,减少其对睡眠的影响。合理安排透析时间: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透析时间,避免透析后立刻上床休息,以减少透析失衡的发生。